导读:百盛集团转型,主要从开辟独立部门、改变品牌结构、拓展自营业务三个方面联合发力。
由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创立于1987年的百货连锁商场——百盛百货,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时尚百货集团之一。
观百盛百货近十年业绩报告,2011年可谓是其巅峰之年。根据wind数据显示,百盛百货在2011年营业利润达到14.92亿元,净利润达到11.23亿元。这一年,京东商城还处在C轮融资阶段,各类团购网站肆意兴起;也就是在这一年,马云的“双十一”促销大战创下52亿销售额佳绩。
风光背后,是百货业态难以安放的焦虑。就从巅峰之年开始,百盛集团经营数据开始逐年下滑,其营业利润在2015年和2016年甚至出现亏损。数据显示,百盛百货在这两年营业利润分别为-0.97亿元和-2.10亿元,同比下滑141.78%和115.13%。
转型成为其随后的关键词。直到2017年,百盛百货业绩才开始艰难爬升,似乎开始出现扭亏为盈迹象,营业利润开始由负转正至0.79亿元,同比上升137.56%;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百盛百货中期营业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上升80.10%。
作为中国最大的时尚百货集团之一,百盛百货的业绩报告书写的是中国百货业态发展史。这十年间,百货业曾迎来它最好的年代。然而,电商的冲击以及各类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崛起令百货业态好景不长,整个零售业沉沉浮浮也影响着其发展。
根据wind数据显示,百盛百货营业总收入在2008年-2012年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由35.28亿元上升到51.34亿元;自2013年开始,百盛百货营业总收入略有下降,但仍基本保持稳定。然而从这一年开始,百盛百货营业总收入开始逐年下滑。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的营业总收入达到46.72亿元,同比上升1.61%,2018年中期营业总收入为23.90亿元,同比上升1.01%。
与营业总收入发展曲线类似,其净利润也在持续波动中保持亏损状态。净利润2012年到2015年期间连年下降,2015年其净利润一度跌至-1.86亿元。随后三年间,百盛百货的净利润数据在正负之间上下波动,2016年净利润似乎扭亏为盈为1.47亿元,同比上升179.1%;但2017年,百盛百货的净利润再度跌至-1.36亿元,同比下降192.32%。到了2018年再次扭亏为盈,中期净利润为0.18亿元,同比上升高达495.92%。
对于2011年创下的销售额164.26亿,中国百货门店达到52家的业绩,百盛集团在年度报告中将功劳归于集团持续对现有旗舰店进行的改造和翻新。大多数旗舰店在进行改造和翻新后销售业绩都有明显改善。
很明显,百盛百货是从2012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昔日辉煌不再。2012-2015年间,百盛关闭了位于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天津等地的10家门店;2016年全年,百盛一口气关掉了6家店(重庆百盛百货大坪店、西安百盛东大街店、重庆万象城百盛百货、南昌百盛恒荗店、北京百盛太阳宫店、合肥新地百盛天鹅湖店);2017年,公开资料显示,百盛百货至少关闭了5家店。当然,百盛百货给出的关店主要原因是出于百盛集团的战略规划调整以及调整业绩欠佳的门店。而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受电商冲击,整个百货业萎靡不振。
艰难转型期
2014年,为应对中国零售业的新形势,及时扭转下滑局面,百盛集团开始转型。主要从开辟独立部门、改变品牌结构、拓展自营业务三个方面联合发力,进行转型。根据相关新闻报道,2014年前后百盛集团开辟了诸如餐饮部、超市部等独立部门,可以代理或独立经营品牌;除了一向稳健的化妆品类,百盛集团还引入了海底捞、裸眼3D电影院等品类;此外,它还增加了自营购物中心、餐饮、超市等。报道称,在转型过程中,百盛最大的改变在于其自营品牌业务的提升,虽然相比于传统的联营模式,自营模式需要自己寻找品牌、谈判、签约、引入、装修门店、聘请人员、管理日常运营等,这会消耗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但与此同时毛利率会变得更高,利润也会更大。
然而,转型并非易事。就在百盛百货开始转型一年后,百盛集团却迎来它近十年以来的业绩最低谷。根据2015年度业绩报告,百盛百货这一年亏损高达1.86亿元。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北京美罗城购物中心租赁合同相关的仲裁裁决造成一次性诉讼损失1.41亿元,如剔除该项损失,经营利润则为0.46亿元;二是新业务及新店在业务发展初期所发生的费用增加;三是零售业经营环境竞争加剧。
低谷过后的随后三年,百盛集团的经营业绩依旧是一波三折。2016年是百盛集团营业收入连续下降的第三年,不过在这一年百盛集团通过资产出售实现了扭亏为盈。
然而,资产出售难以为继,到了2017年,百盛百货业绩再度出现亏损,亏损主要是由于计提一次性损失所致。但是在这一年,百盛百货似乎看到了希望。根据其业绩报告显示,其营业总收入在经历连续三年持续下跌后开始出现上升态势。百盛百货在其2017年业绩报告中称,其营业总收入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新零售的兴起、多元化零售业态步入正轨、全渠道市场推广和优化经营效率。在此期间,百盛加快布局网上市场推广活动,创建适合不同细分市场的社交媒体资讯,同时积极迎合新的消费需求,并顺利推出以青岛金狮广场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2016年推出的青岛金狮广场,提供200多个品牌,自开业以来出租率超过95%,2017年即达到盈利状态。借鉴青岛金狮广场的成功案例,百盛集团进一步拓展“管理店”的业务,于2017年受发展商邀请在南宁从事百货店管理。“管理店”是轻资产模式,百盛集团代表物业拥有人管理商用物业以收取管理费,可为其带来稳定收入流。
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百盛集团再次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18亿元,同比上涨495.92%。公告认为,零售业态的多元化、营运优化以及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将继续助力百盛集团的成长,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领先生活时尚零售商的地位。
在百盛百货2018年的中期业绩报告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样的表述,“随着新零售业态计划的扎实推进,本集团已进一步发展其多元化零售业态,并提升其重要业务板块成为独立业务及品牌。其中一个重要单元,化妆品业务仍为百盛服务供应中大幅增长并具韧性的板块。”
美妆一直是百盛发展的重点。近年来,百盛与L’Oréal,Estée Lauder,LVMH,Shiseido等一线美妆集团合作,不断扩大美妆零售业务优势。数据显示,2017年集团销售总额为人民币159.54亿元,其中化妆品销售强劲,带来的直接销售金额增加人民币2.39亿元;2018年上半年,百盛集团销售额为人民币77.53亿元。其中,化妆品与配饰类带来的直接销售为1.18亿元。
在化妆品业务板块,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化妆品市场持续增长的趋势,百盛集团于2018年5月在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开设首家化妆品独立概念门店“Parkson Beauty”,并获得了热烈反响。此外,百盛美妆板块的首个美妆集合品牌PLAY UP已经于2018年6月开业,汇集超过70个品牌以及1300个产品。百盛称将继续探索将更多重要业务单元发展为独立业务的可行性,例如今年下半年将在青岛开设“Parkson Beauty”的第二家门店;餐饮作为百盛的另一个重要业务板块,通过现有的“哈肯铺”网红面包店显示出良好的业绩以及可喜的增长潜力,并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于中国其他省份开设更多的门店。
除上述两项主要业务外,报告显示,鉴于当前电商市场更趋向于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及O2O战略,百盛集团凭借强大的实体零售店网络,利用在线渠道拉动门店客流量。截至2018年6月,百盛官方微信账号的粉丝达270万。为提升O2O客户体验,百盛集团将继续与战略伙伴Secco密切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整合会员制度打造生活时尚生态系统,实现客户在线及线下购物体验同步。
根据川财证券的研究报告,现在中国CPI上行预期加强,叠加新零售背景,零售行业少数的优质公司正在不断转型、探索,未来有望出现融合线上线下能力的新业态、新模式。此外,受益于渠道变革,三四线城市使用化妆品人数快速提升,化妆品行业消费尤其是电商渠道快速提升,百盛集团作为以化妆品为主要业务的零售企业,更应该抓住机遇。
百盛在其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写道,集团坚信其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转型策略将带领本集团走向美好的未来,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百盛集团究竟能否抓住整个行业发展的机遇,成功过渡到新型零售模式并复苏其鼎盛时期的业绩,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