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制氢、储运、应用锁定这些重点领域

时间:2022-03-23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外发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全球来看,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开放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趋于成熟,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国内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在部分区域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与此同时,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等诸多挑战。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以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如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1年印发的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均对氢能产业发展作出明确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王翔表示,《规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供给端。

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二是能源消费端。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的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推广燃料电池车辆,减少交通领域汽油、柴油使用;将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减少工业领域化石能源供能,直接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工业生产过程。

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例如,作为还原剂,在冶金行业替代焦炭;作为富氢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工艺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有关市场机构统计,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但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构成,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占比近八成,氯碱、焦炉煤气、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占比约两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

刘亚芳表示,《规划》为推动氢能产业清洁低碳发展做出系统部署。着力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比如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制氢技术,比如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规模;还将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制氢等技术研发。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氢市场化机制,推动完善清洁低碳氢能标准体系。

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

《规划》明确提出,围绕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完善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王翔介绍,《规划》从四个方面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

一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

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二是聚焦创新支撑平台。

围绕氢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包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发挥科研能力优势,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三是聚焦专业人才队伍。

支持引进和培育氢能技术及装备专业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逐步扩大氢能创新研发人才群体;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和从业人员基础。

四是聚焦国际合作机遇。

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因势利导开展氢能科学和技术国际联合研发,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构建国际氢能创新链、产业链。

王翔指出,下一步,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持续加强全产业链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有效支撑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需要。

氢能示范应用锁定四大领域

《规划》指出,坚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路径。

刘亚芳表示,氢能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技术,应用市场潜力巨大,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看到,全球氢能均处在发展起步期,需要结合技术研发、产业基础以及技术经济性实际情况来统筹布局。

《规划》部署了4项重点示范任务:

一是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

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大巴/卡车等新能源客货车辆的市场应用空间,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二是积极开展储能领域示范应用。

发挥氢能长周期、大容量储能优势,探索培育“风光水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三是合理布局发电领域多元应用。

因地制宜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产设施,开展氢电融合微电网示范。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示范应用,并逐步在金融、医院、学校、工矿企业等领域引入氢燃料电池应用。

四是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

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促进高耗能行业低碳绿色发展。

刘亚芳表示,为推动氢能产业稳慎有序发展,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各地方资源禀赋、技术及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地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推动在重点地区开展氢能产业发展示范,统筹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化应用,并依托示范工程支持开展关键技术装备突破。

如何合理布局氢能基础设施?

王翔介绍,据有关市场机构统计,在氢气制备方面,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构成,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占比近八成,氯碱、焦炉煤气、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氢占比约两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还很小。这两年,可再生能源制氢虽然体量不大,但发展态势较为积极。

在氢气储运方面,我国现阶段主要以高压气态长管拖车运输为主,管道运输仍为短板弱项。高压气态长管拖车氢气储存压力为20MPa,单车运载量约300公斤氢气,技术及装备制造较为成熟。液态储运、固态储运均处于小规模实验室阶段。在管道输氢方面,我国目前氢气管道里程约400公里,在用管道仅有百公里左右,输送压力为4MPa。

氢气加注方面,我国已建成加氢站200余座,但主要以35MPa气态加氢站为主,70MPa高压气态加氢站占比小,液氢加氢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和运营经验不足。此外,我国现有加氢站的日加注能力主要分布于500~1000公斤的区间,大于1000公斤的规模化加氢站仍待进一步建设布局。

《规划》提出,统筹全国氢能产业布局,合理把握产业发展进度,避免无序竞争,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氢能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

一是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

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规模。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制氢等技术研发。

二是稳步构建储运体系。

强调安全可控原则,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在高压气态储运方面,致力于提高储运效率、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高商业化水平;在低温液氢储运方面,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同时,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

三是统筹规划加氢网络。

强调需求导向原则,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支持依法依规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油站,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站一体化的加氢站等新模式。

来源:21经济网